卷八·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上)

  黄帝问曰∶五脏相通,移皆不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素问》下有是顺传所胜之次)。故曰∶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言至其所困而死者也,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一本作足字)火灸,刺而去,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可刺。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汗出,黄瘅(《素问》无汗瘅二字),当此之时,可汗可药可烙(一本作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烦冤而痛,汗出(《素问》作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名之曰 ,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十日法当死。肾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然其卒发者,不必治。其传化有不以次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胜形,期六月死;真脏脉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脏脉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痛热,脱肉破 ,真脏脉见,十月之内死。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脱肉,目眶陷,真脏脉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而死。急虚中身卒至,五脏闭绝,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之堕溺,不可为期。其脉绝不来,若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脏虽不见,犹死。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

  真心脉至,紧(一本作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赤白不泽,毛折,乃死。

  真脾脉至,弱而乍疏乍数,色青黄不泽,毛折,乃死。

  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

  曰∶寒热瘰 在于颈腋者,何气所生?曰∶此皆鼠 ,寒热之毒瓦斯,稽于脉而不去者也。(《灵枢》稽作堤字)。鼠 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颈腋之间。其浮于胸中,未着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易去也。曰∶去之奈何?曰∶请从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刺知,三刺已。决其死生,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从上下贯瞳子者,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赤脉不下贯瞳子者可治。

  曰∶人有善病寒热者,何以候之?曰∶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颧骨者,骨之本也,颧大则骨大,颧小则骨小。皮薄而肉弱无 ,其臂懦懦然,其地色 然,不与天地同色污然独异,此其候也。然臂薄者,其髓不满,故善病寒热。风感则为寒热。皮寒热,皮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补手太阳。肌寒热,病肌痛,毛发焦。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太阴以去其汗。骨寒骨热,痛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本槁痛,取其少阴于阴股之络,齿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男子如蛊,女子如阻,身体腰脊如解,不欲食,先取涌泉见血,视跗上盛者,尽出血。灸寒热之法∶先取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撅骨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之间灸之, 上陷脉灸之,外踝后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动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灸之,掌束骨下灸之,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灸之,脐下二寸分间灸之,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巅上一灸之,取犬所啮处灸之,即以犬伤病法三炷灸之,凡当灸二十九处。

  寒热头痛,喘喝,目不能视,神庭主之;其目泣出头不痛者,听会主之。寒热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言,头维主之;寒热,刺脑户。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