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遗 卷一

  一

  《诗》始于虞舜,编于孔子。吾儒不奉两圣人之教,而远引佛老,何耶?阮亭好以禅悟比诗,人奉为至论。余驳之曰:“《毛诗三百篇》,岂非绝调?不知尔时,禅在何处?佛在何方?”人不能答。因告之曰:“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而足矣。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又曰:‘诗可以兴。’两句相应。惟其言之工妙,所以能使人感发而兴起;倘直率庸腐之言,能兴者其谁耶?”

  二

  李玉洲先生曰:“凡多读书,为诗家最要事。所以必须胸有万卷者,欲其助我神气耳。其隶事、不隶事,作诗者不自知,读诗者亦不知:方可谓之真诗。若有心矜炫淹博,便落下乘。”又有人问先生曰:“大题目用全力了却,固见力量;倘些小题,亦用长篇,岂不更见才人手段?”先生笑曰:“狮子搏兔,必用全力:终是狮子之愚。”

  三

  同一乐器:瑟曰鼓,琴曰操。同一著述;文曰作,诗曰吟。可知音节之不可不讲。然音节一事,难以言传,少陵“群山万壑赴荆门”,使改“群”字为“千”字,便不入调。王昌龄“不斩楼阑更不还”,使改“更”字为“终”字,又不入调。字义一也;而差之毫厘,失以千里。其他可以类推。

  四

  沈云椒侍郎未遇时,馆于陈梅岑家;其时梅岑尚髫也。然梅岑诗笔清新,实为先生传授。谚云:“开口乳要吃得好。”此之谓也。梅岑尝诵先生《午日秦淮》云:“菖蒲绿映石榴红,罂盎东西放几丛。不辨谁家妆阁底,远山多在画屏中。”“阑干影里绮疏横,艾酒齐酣笑语迎。楼上衣风楼下水,一帘香雾不分明。”“丹符风飑佛幡如,扇影参差漾碧虚。一片湖光星万点,家家水阁上灯初。”“柳阴槛外泊船头,都向尊前听短讴。却到中流清景好,蒋王山上月如钩。”《晚过枫桥》云:“雨不成丝柳带烟,暮天远水正无边。客愁最怕钟声搅,不向枫桥夜泊船。”《泛舟城北》云:“最是长条柳,依依一怆情。芦花犹未白,已解作秋声。”

  五

  郑玑尺先生咏《镜》云:“朱颜谁不惜?白发尔先知。”可谓佳矣。后闻俞鹤龄秀才咏《镜》有“白发朱颜管一生”,七字尤佳。其妙处在一“管”字。

  六

  赵云松《过苏小坟》云:“苏小坟邻岳王墓,英雄儿女各千秋。”孙九成《过琵琶亭》云;“为有琵琶数行字,荻花枫叶也千秋。”句法相似。

  七

  近日有巨公教人作诗,必须穷经读注疏,然后落笔,诗乃可传。余闻之,笑曰:且勿论建安、大历,开府、参军,其经学何如,只问“关关雎鸠”、“采采卷耳”,是穷何经、何注疏,得此不朽之作?陶诗独绝千古,而“读书不求甚解”;何不读此疏以解之?梁昭明太子《与湘东王书》云:“夫六典、三礼,所施有地,所用有宜。未闻吟咏情性,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翻学《归藏》;‘湛湛江水’,竟同《大诰》。”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故为此语以晓之。

  八

  人问:“杜陵不喜陶诗,欧公不喜杜诗:何耶?”余曰:“人各有性情。陶诗甘,杜诗苦,欧诗多因,杜诗多创:此其所以不合也。元微之云:‘鸟不走,马不飞,不相能,胡相讥?”’

  九

  宋人《渔父》词云:“归来月下渔舟暗,认得山妻结网灯。”又云:“不愁日垂还家错,认得芭蕉出槿篱。”二语相似。余寓西湖德生庵,夜深断桥独步,常恐迷路,紧望僧庵灯影而归,方觉二诗之妙。

  十

  凡菱笋、鱼虾,从水中采得,过半个时辰,则色味俱变;其为菱笋、鱼虾之形质,依然尚在,而其天则已失矣。谚云:“死蛟龙,不若活老鼠。”可悟作诗文之旨。然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作者难,知者尤难。

  一十一

  尹文端公出将入相,垂四十年,常谦谦然不自喜。惟小妻张氏以所生女入宫,为皇子妃,诰封一品夫人,逢人必夸。故《纪恩》诗曰:“瑞日瞳胧展翠屏,环阶拜舞祝慈宁。争传王母瑶池会,竟见仙班列小星。”

  一十二

  余屡觅同年杨兼山大琛诗不得。今年到苏州,得其《古香堂诗稿》。《秦宫》云;“五丈旗飘复道宽,晓妆人试绿云盘。虚悬照胆秦宫镜,不见长城白骨寒。”《舟中》云:“断云作意横遥岭,明月多情送短篷。最爱风标两公子,一生消受绿芦风。”又:“春衣典尽还赊酒,鹤俸分来又买花。”皆骀荡可喜。

  一十三

  庚申初春,余与兼山及诸同年在京师游陶然亭。兼山《次壁间田退斋少宰韵》云:“欲雨不雨春昼阴,城南亭子同登临。雪痕消尽苇根出,磬响断时禽语深。且喜僧寮无俗韵,漫将宦迹托沉吟。丁香几树才含萼,记取花时策杖寻。”兼山晚年宠妾,与夫人反目。余戏之曰:“君可记四十年前《赠内》诗乎?”兼山请诵之。曰:“‘百杵午窗频捣药,一灯子夜尚缝衣。’此与唐明皇、王夫人,脱阿忠半臂作生日何殊?读之可作《同心院》矣。”兼山笑而不答。田少宰讳懋,山西相公从典之子,立朝有声。

  一十四

  杭堇浦论七律,不喜拗体。余道诗境甚宽,实有因拗转峭者。因诵倪紫珍先生《客中忆西湖》云;“江水不如湖水澄,南峰凉暖时堪登。入云但问采樵客,踏叶偶随归寺僧。一掬泉因瘦蛟活,满山桂与青霞蒸。白波渺渺未可渡,空倚葛陂三尺藤。”似此八句,一调平仄,便索然无味矣。杭亦以为然。先生官御史,古貌清标,识余于未第时。余学写殿试卷,先生教以偏旁点画:致足感也。记其《渡江遇风》云:“越阴已夙戒,涉波复新懦。忽然冯夷怒,叶舟竟掀播。命只比毛轻,心已拼甑破。且守柁樯立,独抱忠信卧。须臾洪涛平,白鸥浮一个。”《在试院中答厉衣围侍郎》云:“文入彀中须赏识,棋于局外易分明。”《赠丹桂》云:“老干十年看独立,丹心一点早平分。”其存心之公正可想。《宿泸溪》云:“避风先泊岸,过雨更观澜。”皆妙。先生名国琏。

  一十五

  李谨珲芝游灵隐寺:云林大师出示右军《感怀札》,纸墨残缺,如裂春冰。又出山谷、襄阳二札。李题云:“玉印何时勒,贞观十五年。不多完笔墨,一半补云烟。稀世无人信,名山有佛怜。我来长跪读,深幸见残笺。”《观梅》云:“步步梅花里,迟迟过石梁。两山清涧合,一路白云香。偶约探春侣,同登选佛场。羡他修得到,愧我半生忙。”又:“顾我忽无影,前峰落照微。”十字亦超。

  一十六

  余游武夷,至大藏峰;望半字山,穴中有桥板梁柱,大小百千根,参差堆架,灰墨色,长短不齐,既不朽烂,又不倾落。其下湍急,舟难停泊。有某官,击以鸟枪,落木梯数片。朱子云:“是尧时民,避洪水居此。水平时,人下而木存。”想亦有理。余还杭州后,与孙景高世讲谈及之。孙出所藏虹桥板一片,长尺许,薄三分,云得自张芑堂,张又得于吴达夫。梁山舟题云:“虹桥之板长径尺,付与幽人镇玉格。延陵家藏东海题,题处天然一角白。书不可信字可传,非松非柏无人识。即今散落市廛中,君独何缘收拾得。当年吹堕武夷峰,仙凡惝恍将毋同。须防一夜风霜起,飞上青天化断虹。”主人题云:“虹桥遗迹倩谁搜,千载犹看片板留。莫道仙踪渺难问,有人曾向武夷游。”“九曲环溪锁翠烟,仙风吹堕几何年?题来好句尤珍重,慰我平生嗜古缘。”

  一十七

  人馈得心大师鸡子四十,师大吞咽。人笑之。师作偈云:“混沌乾坤一口包,也无皮血也无毛。老僧带尔西天去,免在人间受一刀。”

  一十八

  金陵山川之气,散而不聚;以故土著者绝少传人。王、谢渡江,多作寄公,亦复门户不久;此其证也。然街衢宏阔,民气淳静,至今士大夫外来者,犹喜家焉。桐城姚姬传太史掌教钟山,有移居之志。赋诗云;“又向金陵十日留,依然双阙望牛头。交游聚处思移宅,衰病行时爱棹舟。萧寺风多疑作雨,后湖烟淡总如秋。僧书拟共舒王读,不吊兴亡惹泪流。”余谓第四句尤合余意。余当未衰时,亦喜舟行,畏陆行也。

  太史七古雄厚,惜篇长难录。录其《岳阳楼见月》云:“高楼深夜静秋空,荡荡江湖积气通。万顷波平天四面,九霄风定月当中。云间朱鸟峰何处?水上苍龙瑟未终。便欲拂衣琼岛外,止留清啸落湘东。”《吊王彦章》云;“乱世鸟飞难择木,男儿豹死自留皮。”《哭刘耕南》云;“别来书到长安少,死去才教天下空。”《淮上》云:“只愁天上桃花水,浸失淮南桂树山。”《钓台》云:“可怜高鸟尽,回忆钓鱼矶。”皆绝妙也。己巳岁,余《中秋夜渡江》云:“世上夜深秋正半,江心风定月当中。”亦与先生《岳阳》三四联相似。先生从父南青讳范,在长安与余有车笠之好,学问淹博,而不喜吟诗。余改官江南,送行诗麻集,而南青无有也。余调之云:“南青爱人如老妪,初入翰林殊栩栩。平时著述千万言,临别赠我无一语。”

  一十九

  闺秀吾浙为盛。庚戌春,扫墓杭州,女弟子孙碧梧邀女士十三人,大会于湖楼,各以诗画为贽。余设二席以待之。徐裕馨,相国文穆公之孙女也,画法南田,诗吟中、晚。《即景》云:“读罢《黄庭》卷懒开,静中消息费推裁。吹灯欲禁花留影,刚卷珠帘月又来。”《暮秋》云:“寒蝶低飞月满枝,海棠红冷桂凋时。笑侬竞比黄花瘦,青女多情知未知?”《画眉》云:“柳梢枝上晓风柔,梦醒雕栏语未休。莫向碧纱窗畔唤,美人犹是未梳头。”《暮春》云:“残红片片卸檐前,树有余香蝶尚怜。士女不来芳草外,秋千犹系绿杨边。中庭风静游丝落,绣户帘垂紫燕穿。恰好送春诗未就,瑶台有妹赠云笺。”《夜雨》云:“夜雨小窗多少,春唤子规去了。起来收拾余花,又把五更风恼。”

  二十

  汪绅,字巽为,号顺哉,秋御先生之女也。《春日山居》云:“山居无事起常迟,不断溪声雨过时。最爱学飞新燕子,帘钩低拂影差池。”《闻虫》云;“四壁乱虫鸣,闻声暗自惊。独怜秋一色,可奈月三更。叹息余如助,丁宁梦未成。可知为客者,缘尔倍关情。”《秋月》云:“古戍鸣寒柝,孤城急暮砧。”俱饶有唐音。孙春岩观察滇南,娶姬人王氏,名玉如,善画工诗,与女公子云凤、云鹤闺房唱和,有林下风。《喜弟自滇至》云:“既见翻疑误,凝眸各审详。九年云出岫,一夕雁成行。别后沧桑换,途中岁月长。旧容惊半改,乡语叹全忘。对月秋垂泪,听猿夜断肠。逢人问消息,觅便寄衣裳。剪烛心方慰,回头意转伤。自余离故土,赖尔奉高堂。感逝餐应减,思儿鬓恐霜。弟能支菽水,妹可护温凉。闻已调琴瑟,曾无弄瓦璋。当年送我处,今日遇君场。彼此皆如梦,依依两渺茫。”此诗置白太傅集中,几不可辨。钱塘陆飞,字筱饮,乾隆乙酉解元。性高旷,善画工诗,慕张志和之为人,自造一舟,妻孥茶灶,悉载其中,遨游西湖,以水为家。《扬州遇雪》云;“雨随微霰集,船与断冰争。”《渡钱江》云:“万弩尚余沉铁在,群山浑欲勒潮回。”《爆竹》云:“组袍易裂抛宜远,浊酒能醒近未妨。”

  近来习尚,丈夫多臂缠金镯,手弄椰珠。余颇以为嫌。而谨厚者,亦复为之。陆作诗刺之云;“我闻远贾多艰虞,缠金或以资穷途。途穷未必非怀宝,怀藏亦足来萑苻。世人金多挥不足,举袖满堂黄映肉。指环臂钏乃女子,男化女儿何日始?南方草木椰最久,实大如瓜浆作酒。何年落子比玄珠,一串摩尼时在手。有手不弄琴与书,有手不把犁与锄:可惜白日空摩挲,不有博弈犹贤乎?”

  余尝求陈望之先生诗而不得,《诗话》中所载甚少。近日王梦楼从楚中归,诵其《月夜登黄鹤楼》云:“丹楼天外峙,皓月空中行。银涛与玉魄,相进出光明。树暗汉阳渡,云低鄂渚城。不知何处笛,解作落梅声。”《泛舟登伯牙台》云:“伯牙台畔晓莺飞,梅子山前绿渐肥。舟共凫鹭聊泛泛,柳遮楼阁似依依。人琴千古知谁在?江汉残春照鬓稀。我欲临风弹一曲,落红成阵乱斜晖。”

  二十四

  丙辰召试者二百余人,今五十五年矣,存者惟钱箨石阁学与余两人耳。庚戌五月,相访嘉禾,则已中风,半身不遂;年八十有三,犹能酾酵清谈。家徒壁立,卖画为生,官至二品,屡掌文衡,而清贫如此:真古人哉!刻《箨石斋诗集》四十九卷,最后,题春圃弟《茶舫图》云;“清凉山后阿兄题,大令名看小令齐。三月柳遮江路水,十年人隔夕阳低。”拳拳念旧,盖物稀为贵,理应然也。先生吟诗,多率真任意,有夫子自道之乐。其《村居》云:“村居谁为闭门高?夜雨频添水半篙。杨柳初丝亚文杏,木兰如玉照樱桃。王官谷小云同住,华子冈深犬夜嗥。短杖一枝扶便出,西轩北陌又东皋。”《先人别业》云:“屋于高处非忘世,志欲终焉此读书。”皆有骀宕之致。先生名载,嘉兴人。

  二十五

  家常语入诗最妙。陈古渔布衣咏《牡丹》云:“楼高自有红云护,花好何须绿叶扶。”国初徐贯时《寄妾》云:“善保玉容休怨别,可怜无益又伤身。”

  二十六

  秋霜初下,木叶未凋,而浮萍先悴。松江张梦喈之女玉珍有句云:“梧阴尚覆阶前草,秋信先残水面花。”虽眼前景,无人道过。又《赠归燕》云;“空巢为汝殷勤护,重到休迷故主楼。”真仁人之言。玉珍嫁太仓秀才金瑚,有孝子之称。

  二十七

  凡攻经学者,诗多晦滞。独苏州江郑堂藩诗能清拔;王兰泉司寇之高弟子也。《登齐云山》云:“危梯高百步,曲折径通幽。人与鸟争路,僧邀云住楼。山收千里翠,石放众溪流。空际闻钟磬,声从何处求?”《寓楼》云:“东风料峭觉衣单,楼阁虚空梦未残。病里已教花事去,愁来肯放酒杯宽?画图劝客看山色,书卷留人忍夜寒。去岁家书今岁达,老亲为我定加餐。”《送兰泉从方伯升司寇入都》云:“民情爱冬日,朝命转秋官。”抑何工切!

  二十八

  余十二岁,受王交河先生兰生知,入学;十五岁,受李安溪先生清植知,补增;十九岁,受帅兰皋先生念祖知,食饩。感知己之恩,求王、李二公诗不可得。近在汪松萝《清诗大雅》中,得帅公《春园》云:“群香多扑鼻,空翠总沾衣。良以得春趣,因之忘世机。径幽当晓寂,禽小见人飞。我意适如此,看云何处归。”又,《秋信》云:“柳残池受月,花落径添泥。”《弹琴》云:“耳边犹有韵,空外绝无声。”

  二十九

  彭湘南布衣,与陈沧洲先生同乡交好。陈殁后,无所依归,以选诗为生。癸酉来金陵,年七十余矣,杖头挂古钱数枚,朱履白发,招摇过市。为余言:沧洲诗宗少陵;诵其《石峡看月》云:“薄暮村难辨,依微古渡旁。空江悬网罟,落日下牛羊。水落滩声缓,山高树影凉。开篷看月色,夜久渐为霜。”他如:“夜雨邻灯舟似市,经年旅泊水为家。”“竹榻耳随天籁寂,纸窗云共佛香飘。”皆佳。

  三十

  松江提督张云翼,以公侯世职;而《严滩》一首,独出新裁。其词云:“漫整荷衣拜逸民,滩声犹自动星辰。富春近日谁渔父?天子当年有故人。名到先生才是隐,贤如光武不称臣。只因曾作梅家婿,外氏家风爱隐沦。严先生为梅福之婿,事见《逸史》。”又;“明月到楼忘是夜,桃花无水不成春。”俱有意思,不似贵人笔墨。

  三十一

  康熙末年,布衣能诗者,金陵有屈思齐景贤,苏州有李客山果。二人俱落落孤高,与朱草衣别一风格。客山诗,余见甚少。屈长于五古,工夫胜草衣,而性灵不如。在僧壁见《与马秋田、沈方舟、姚玉亭观秋色》云:“香阁层峦上,登临落照边。钟声传下界,人语近诸天。红叶齐争艳,秋花静可怜。萧然林壑外,归鸟度寒烟。”《莫愁湖》云:“一自美人去,至今芳草生。”诗境冷淡,可以想见其人。余宰江宁,从不来一见。 

  三十二

  天长陈烛门以刚壬辰进士,与王孟亭同年,论诗两不相合:以王好险拗,而陈平和故也。陈长于投赠。《赠顾侠君》云:“心厌承明恋钓槎,题名江上有笼纱。鼓钟清庙元和笔,箫管扬州大业花。重碧千卮倾北道,软红十丈忆东华。相看淮海诗人尽,携手平山日又斜。”

  三十三

  沈阳唐俊公英司关九江,四方诗人游者,必有唱和。余于《诗话》中已详言其坛坫之盛;先生诗,尚未见也。近始得其《归舟即景》云:“逸兴忙中减,兹游片刻清。岸虫随橹急,渔火贴波明。山暗残阳灭,江寒夜气生。莫教惊野浦,恐散白鸥盟。”《环翠亭纳凉》云:“古亭雅集趁新凉,明月依人照异乡。老树静风鸦睡稳,山衙报漏鼓声忙。向平心事谁知己?庾亮襟期自笑狂。《白雪阳春》歌满座,不堪回首少年场。”读之,想见盛世升平,官领闲曹之乐。其子名寅保,貌如冠玉,早入翰林,出锡山嵇公之门:人以为先生礼士尊贤之报也。

  三十四

  杜紫纶先生选《唐人叩弹集》,专尚中、晚。学者从兹入手,可免粗硬槎丫之病。而宗法少陵、山谷者,意颇轻之。先生《虎丘雨后》云:“六宫花老泪胭脂,点点残红坠晚枝。自是东风无着处,本来西子有归时。锦帆冷落青帘舫,玉管阑珊《白伫》词。双桨绿波留不住,半塘烟柳雨如丝。”先生翰林前辈,与余同试光明殿,恰未一握手。

  三十五

  沈归愚言沈方舟诗,藏少弋家。少弋已亡,求之不得。杭堇浦言方舟诗在福建布政使张廷枚家。或少弋即方伯之宗人,未可知也。沈诗音节沉雄,得明七子梗概,而新颖过之。足迹所到,足以助其豪宕之气。如《下朝阳》云;“似闻风雨作,前有大滩来。一气双江合,孤城百粤开。鳌身移岛屿,蜃口出楼台。倚棹怀湘子,桥成力大哉。”余每过滩,先闻声响,读此方知其妙。他如叫、泊》云:“竹喧归鸟后,村静饲蚕时。”《天启德陵》云:“内竖一朝祠宇遍,爱书三案士林空。”《怀宗思陵》云:“一剑割将公主爱,九门报道寺人开。”《泰山》云:“四岳共推青帝长,一峰还古丈人尊。”皆脍炙人口。有长安陶友兰者,爱其诗,临卒,命以《方舟诗集》置棺中为殓。亦异人哉!

  三十六

  虎丘山塘有白傅旧堤,其碑为居民埋匿。汪松萝掘得之。沈赋诗云:“片石苔封阅岁华,凭君磨洗认龙蛇。从今觅得春风路,送与吴娘踏落花。”王昊庐宗伯捐赀赎甲寅难妇百余口。沈赠云:“红泪千行溅铁衣,倾家不惜援重围。挥金欲笑曹瞒吝,只赎文姬一个归。”

  三十七

  雍正间,宣城有布衣葛鹤、字云衢者,诗笔颇清,年未四十而亡。陈古渔诵其佳句云:“巢倾争宿鸟,鞭响过桥驴。”“衣雨屡迁孤客馆,秋风先瘦异乡人。”

  三十八

  诗用眼前之典,能贴切便佳。陈烛门《赠李天山》云:“老人吹火窥刘向,天子临轩问长卿。’’杨兼山《在户部岁暮》云;“孙簿当年犹祭灶,崔丞近日只哦松。”姚姬传《赠陶生》云;“贫无素业弹长铗,行入朱门着小冠。”语俱妙。而姚诗似有所讽。

  三十九

  诗有无心而相同者。陶篁村《偶成》云:“闭户浑如坐佛幢,弹琴作伴影成双。多情只有萧萧竹,时带斜阳绿到窗。”姚姬传亦有《凉阶》一首云:“凉阶今夕又飞萤,倚槛风前已涕零。人迹不如修竹影,每随明月到中庭。”陶《题阅江楼》云:“木落天空阔,鼍鸣岸动摇。”亦奇伟可喜。沈方舟《出峡》云;“舟掷波心去,人穿石罅来。”王兰泉《舟至玉屏》云:“人从激箭流中坐,船在崩崖罅里行。”

  四十

  丙子,年家子陶时行以胡氏《一房山诗集》见示,作者六七人。壬寅秋,余过芜湖。主人漱泉淳邀游其处,屋不甚多;而窗对赭山,门临湖水,洵鸠江一胜景也。集中管松崖太史干珍云:“日夕山水碧,泠然秋更清。微风湖面至,初月竹稍生。排雁银筝柱,跳鱼玉尺声。不愁归路晚,村火似星明。”淡霞山明府如水云:“入室菊排三径秀,开窗风送一山秋。”仲烛亭蕴檠秀才云:“小阁乍开双白板,秋山刚借一屏风。”宋笠田明府树谷云:“沙外鸥眠闲胜客,竹间禽语妙于诗。”主人《晓起》云:“残月林中挂,晴云空际生。北窗幽梦觉,天色欲微明。露沮蕉花重,烟凝竹叶清。迎风倾两耳,恰好一蝉鸣。”

  四十一

  出入权贵人家,能履朱门如蓬户,则炎凉之意,自无所动于中。宋人咏《松》云:“白云功成谢龙去,归来自挂千年松。”汪易堂苍霖咏《菊》云:“不蒙春风荣,讵畏秋气肃?”可谓见道之言。汪又有《白桃花》云:“褪尽铅华露一丛,轻阴漠漠淡烟笼。渔郎错认仙源路,洞口春深雪未融。”《七夕呈冰玉主人》云:“神光瑷谴有无中,灵驾云衢一水通。欲乞天孙为补拙,明朝移巧到城东。”皆言外有意。

  四十二

  宝山徐水乡,名崧,不事举业,专攻诗,年三十三而卒。卒前十日,病卧床,语其父云;“儿往谒洞庭阴君矣。惟一生心血在诗,可以遗稿付吾友浦翔春藏之。”其时浦犹未知其死也,梦与水乡谈甚乐,自言已死四日矣。今游赵秋谷先生门下,讲诗工夫大进,一笑而去。浦为刻其诗,号《百删小草》。《海上秋兴》云:“鱼鳞千户县初成,高筑回塘似带横。天任孤城沦碧海,帝争尺土与苍生。扶桑日射帆樯出,碣石云开岛屿明。极目滔滔烟水阔,秋风无浪总堪惊。”《吊韩蕲王》云:“宋家犹有西湖在,且自骑驴遣暮年。”《此夕》云:“明知惜玉须完璞,无那看花想折枝。”皆有性灵。孔北海云:“今之后生,喜谤前辈。”水乡咏《鹦鹉》刺之云:“怪侬巧弄无多舌,才解人言便骂人。”又刺元稹云:“君臣儿女情无二,报国曾无薄行流。”

  四十三

  水乡有友吕步瀛,字仙客,亦工诗而早亡。《赠冯云九》云:“名士门生羽士师,仙坛步上少年时。男儿只道封侯易,误到头颅白未知。”冯弃儒入道,故吕羡之。亡何,二人俱亡。

  四十四

  余尝谓陆放翁、康对山俱一入权门,名为小损。然士大夫宁为权门之草木,勿为权门之鹰犬。何也?草木不过供其赏玩,可以免祸,恰无害于人;为其鹰犬,则有害于人,而己亦终难免祸。东坡《咏马季长》云:“不碍依梁冀,何须害李公!”虽是落第二层身份而言之,亦可悲也。 

  四十五

  王兰泉方伯诗,多清微平远之音。拟古乐府及初唐人体,最擅长。自随阿将军征金川,在路间寄《南斗集》一册。读之,做诡奇险,大得江山之助;方信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缺一不可也。

  《过瓮子洞》二首云:“急溜从东来,锐石忽西拒。水为石所搏,奔流竟回注。岂知限坡飑,欲走不得去。回旋蹴浪花,蓄势作驰骛。何为一叶舟,竟往杀其怒?舟水相撞舂,进退屡独豫。乘间突而前,奇绝诧径度。”大石如覆舟,小石如断臼。其色侔猪肝,其状肖熊首,其积累重赢,其裂豁破缶。谲诡非一形,争出扼溪口。三石更颀然,似结烟霞友。临空出窍穴,大小靡不有。俾受篙师篙,真宰信非偶。”《舁舆短歌》云:“下山走坂丸,上山逆水船。下用四人夹,上用四人牵。长绳系板当胸穿,舁者二耦趋而前。二十四足相后先,如鱼逐队蚁附膻,如羊倒挂禽齐骞,我身托舆舆托肩。肩上尺木垣以缘,莫怪倪倪走不前,脚底千峰方刺天。”

  四十六

  人间:“惧内之说,始自何时?”余戏云:始于专诸。《越绝书》称专诸与人斗,有万夫莫当之气;闻妻一呼,即还:岂非惧内之滥觞乎?五代时,朱温虽凶暴,亦有专诸之风。其他文学之士,如王、谢两公,张稷、李阳诸典故,固无论矣。人又问:“惧内可见于诗歌否?”余只记唐中宗宠韦后,优人因裴谈与宴,知君臣同病,唱《回波词》曰:“回波尔似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如李老。”后喜,以束帛赐之。

  四十七

  “哥”字最俗,不入诗文。惟唐时张元一主司郎中《咏静乐县公主》云;“马带桃花锦,裙拖绿草罗。定知帏帽底,仪容似大哥。”其时,武懿宗短丑,而其妹甚长,人呼妹为“大哥”。公主与则天并行,则天命元一嘲之,故云尔也。此外,白香山诗有“何似沙哥领崔嫂,碧油幢引向东川”。沙哥者,杨汝士小名。居易,则杨之妹婿也。元世祖称其臣董文炳为“董大哥”,亦奇。

  四十八

  仪真石大年有《渔父》词云;“橛头艇子送生涯,来往苕溪与若耶。手把一竿春又老,钓丝牵上野桃花。”浦翔春《渔父》词云:“水之涯,山之麓,蓼花行,芦花宿,不脱蓑衣酣睡足。得鱼换酒笑向天,月落空江自歌曲。”二诗俱妙。石又有句云:“手劈芭蕉充茧纸,眼看蝌蚪学虫书。”

  四十九

  路途行役之诗,明将军瑞有句云:“沿途听爆竹,逐驿读春联。”邵元直孝廉有句云:“行旌最喜晴,畏热转思雨。”皆行路之实情实景也。邵又有句云:“马蹄易碍非芳草,鸦背难留是夕阳。”“浮生若寄谁非梦,到处能安即是家。”“剧怜车马驰驱苦,幸喜山川应接忙。”皆妙。又,“车前细雨织成帘”七字,亦颇是路中雨景。

  五十

  杨升庵曰:“诗至杜而极盛;然诗教之衰自杜始。理学至程、朱而极明;然理学之暗自程、朱始。非杜与程、朱之过也,是尊杜与程、朱者之过也。”《客座赘语》曰:“李于鳞诗律细而调高;然似吴中暴富儿局面,止是华美精致。若杜少陵,便如累世老财主,家中百物具足;即偶然陈朽间错,愈见其为富有也。”两段议论甚佳,故录之。

  五十一

  余丁巳流落长安,馆高怡园先生家三月。后四十余年,先生亡矣。余感其德,为撰墓志以报。不料又隔数年,张蒙泉果寄《梦中缘》一册来,云:先生亡时,贫甚,家有九棺未葬,夜见梦于童君二树,以笺纸索画梅十幅。童素不相识,惊醒,则案上有余所作墓志存焉。所谓“短而癯者”,即其貌也。以告蒙泉。蒙泉曰:“得毋高公欲假君画以归土耶?”盖其时二人同客中州,而童画甚贵重故也。童欣然握笔,及画成,买者无人。适河南施我真太守来,见之叹曰:“画梅助葬,真盛德事。,’乃取其画,而助葬资二百金。题诗曰;“十幅梅花十万钱,诗中之伯画中仙。耶溪太守捐清俸,了却幽人梦里缘。”张招同人和其诗,号《梦中缘》云。高公名景藩,官至观察。

  五十二

  余亲家徐题客画《穿云沽酒图》。余题云:“玉貌仙人衣带斜,腰间瓶插绿梅花。穿云何事频来往?天上嫌无卖酒家。”后读《王荆公集》,有句云:“花前若遇余杭姥,为道仙人忆酒家。”与余意似不谋而合。

  五十三

  某太史诗集四十余卷,余与交好,欲采数言入《诗话》,苦其太多,托门下士周午塘代勘之。周戏题见覆云:“何苦老词坛,篇篇别调弹。披沙三万斛,检得寸金难。”余不觉大笑,戏和云:“消夏闲无事,将人诗卷看。选诗如选色,总觉动心难。。

  五十四

  黄煊,号补山,泰州别驾也。有昏夜献金者,题其函云:“感君厚意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余仿其意,题《镜》云:“从无好丑向人说,只等君看自己知。”

  五十五

  泾县赵星阁先生青藜,乾隆元年春阉第一人也,后官侍御,以耳聋去官。为人古淡朴质,有诗集高尺许,记其祝某云:“退食常随鹤,闲行不杖鸠。”《夜行》云:“高树引凉生腋下,远山衔月挂舆前。”又,《阻风》云;“客舟牢系客心飞。”七字尤妙。

  五十六

  余买小仓山废园,旧为康熙间织造隋公之园,故仍其姓,易 “隋”为“随”,取随之时义大矣哉之意。居四十余年矣,忽于小市上购得前朝顾尚书东桥先生手书诗幅,题云:“茂慈词丈就北山之麓,构园,名随园,索余赋诗。因赠云:‘霜松雪竹忆归初,千载犹堪借客居。雨过泉声飞卷幔,云生岚翠拥行裾。金尊座对贤人酒,石室山藏太史书。共说高情丘壑在,苍生凝望意何如?”’又曰:“谁向山居同掖咏?主人原是谢公才。”读其诗,想见主人亦是词馆文学之士而归隐者。北山之麓,当即在小仓山左右。末署“天启五年,友弟顾起元书”。事隔二百年,而园名与余先后相同,事亦奇矣。惜茂慈二字,是字非名,终不知其为谁也。后考邑志:茂慈名润生,焦弱侯之长子,守云南殉节。

  五十七

  余丙辰年过广西全州,见江上山凹有匣,非石非木,颇类棺状。甲辰再过观之,其匣如故,丝毫无损。相传武侯藏兵书处。或用千里镜睨之,的系是木匣,非石也;但其上似无盖耳。庚戌夏间,偶阅朱国祯《涌幢小品》云:“嘉靖时,上遣南昌姜御史访求奇书,入全州,张云梯募健卒探取,乃一棺;中函头颅甚巨,两牙长尺许,垂口外,如虎豹状。卒取其骨下山。卒暴死,姜埋其骨,而复奏焉。”余曾戏题石壁云:“万叠惊涛百尺崖,山凹石匣有谁开?此中毕竟藏何物?枉费行人万古猜。,’尔时未见《涌幢》所载,故用疑猜;若见此书,亦无可猜矣。惜武夷山之红桥板,不得姜御史搭云梯而一探之!

  五十八

  康熙辛亥,赵斗瞻从晋入都,道经定州清风店,宿逆旅。主人家姓陈,号继鸣。壁上有绝句一首云;“马足飞尘到鬓边,伤心羞整旧花钿。回头难忆宫中事,衰柳空垂起暮烟。”后跋云:“妾,广陵人也。从事西宫,曾不一年,被虏旗下,出守秦中,马上琵琶,逐尘而去;逆旅过此,语不成章,非敢言文,惟幸我梓里同人见之,知妾浮萍之所归耳。时庚寅秋杪也。广陵叶眉娘题。”

  五十九

  桐城张映沙若瀛倜傥负气,作热河巡检。銮舆驾临,有太监某,横索金帛,其势汹汹。知县遁矣,张以理谕之,太监大骂。张命役擒下,重杖二十。总督方公大惊,以为颠,据实参奏。上嘉其官卑而能执法,将太监登时充发,而擢张为河北同知。余按:唐敬宗五坊小儿,骚扰百姓。长安令崔发遣人拘之,尚未讯也,中官率百余人,持棒直入,殴崔几薨。敬宗犹怒其擅拘中人,下崔于狱。以今较昔,圣主之圣,庸主之庸,岂不相悬万万哉?映沙恃圣明在上,得行其志。在北路时,有上公庄头,强赎民田,戴花翎来说情者数辈。映沙尽行挥去,拘强赎者杖之,众为慑伏。映沙虽刚正,而喜诙谐。桐城土俗呼“叔叔”为“椒椒”。其时族弟曾敞编修,乡试分房,有叔某为大兴县丞,遵例迎送。榜后,门生有献狐裘二袭者。映沙赋诗嘲之云: “恩旨分房第一遭,马前迎送有椒椒。鹿鸣宴罢怀银器,虎榜人来捏纸包。白发门生双膝屈,蓝圈文字七篇高。莫言分校无他乐,夫妇同时着大毛。”

  六十

  人有以诗重者,亦有诗以人重者。古李、杜、韩、苏,俱以诗名千古。然李、杜无功业,不得不以诗传。韩、苏有功业,虽无诗,其人亦传也,而况其有诗乎?金陵方伯康茂园先生,清风惠政,人所共知。在睢宁治河,落水中,神扶以起。余记其事,载文集中。公岂藉诗以传者哉?然重其人,则其诗亦因人而重。今春三月,诗弟子陈熙为抄一册见寄。录其《繁峙学署有怀》云;“吾怀仲夫子,负米欣然归。吾爱楚老莱,翩跹舞斑衣。人生离膝下,忽忽欲何之?忆我少年时,井里从儿嬉。甫壮营薄禄,出门意迟迟。一官为亲喜,山城复羁縻。官冷饭不足,嗟哉无蚱遗!感此伤客心,晨昏忍暂违。寒风生四壁,瑟瑟砭人肌。以我念母日,知母忆儿时。忆儿怜其少,忆母虑其衰。人生愿为儿,结念常在兹。”《登焦山》云:“浮玉摇天碧,回澜障海门。人从初地入,峰到上方尊。吴楚当轩合,云山远水吞。我寻高士宅,三诏石犹存。”此两首,一征仁孝之思,一存清妙之旨:读者如食绥山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矣。公讳基田,丁丑科进士,山西兴县人。

  六十一

  鳌沧来明府有妹名洁,为紫庭太史之女。性爱吟诗,年十六,适四品宗室魁明,年二十而寡,守志抚孤。尝寄沧来云;“织尽人间寡女丝,三更涕泪一灯知。近来焚却从前稿,不为怀兄不作诗。”“儿女干啼湿哭余,偷闲才得寄家书。望兄好继襄勤业,莫使官声竟不如。”沧来,襄勤公成龙之曾孙也,历宰吴下,清慎勤敏,绰有祖风。

  六十二

  俗称女子不宜为诗,陋哉言乎!圣人以《关雎》、《葛覃》、《卷耳》,冠《三百篇》之首,皆女子之诗。第恐针黹之余,不暇弄笔墨,而又无人唱和而表章之,则淹没而不宣者多矣。家龙文弟妇黄氏雅宜、香亭篷室吴氏香宜,俱有窈窕之容,同居一室,互相切磋。黄咏《灯花》云:“银钍夺月吐光华,影入窗棂透碧纱。未忍轻挑私问汝,不知何喜报吾家。”吴咏《梅》云:“为爱春寒花放迟,游人偏采未开时。依心恰爱天然好,不忍临风折一枝。”《春晴》云:“细雨连宵湿软尘,今朝晴放一窗春。柳丝低舞花添笑,都似风前得意人。”皆清妙可诵。又有淑端内史者,见二人诗而爱之,赠一绝云:“诵君佳句爱君才,未对菱花卷已开。想是瑶池曾结伴,诗仙逃下一双来。”余按:苟奉倩云:“女子以色为主,而才次之。”李笠翁则云;“有色无才,断乎不可。”有句云:“蓬心不称如花貌,金屋难藏没字碑。”龙文候补粤西,家无担石,而家信来,诡云娶妾。雅宜答以诗云:“郎君新得意,志气入云骄。未置黄金屋,先谋贮阿娇。”盖揶揄之也。香宜知余采其诗入《诗话》,以诗谢云:“有志红窗学咏诗,绛帷深幸侍良师。微名也许登《诗话》,荣似儿夫及第时。”戏香亭也。雅宜名桢,香宜名蕙,淑端姓孟,名楷。

  六十三

  梁山舟侍讲南山扫墓,见方姓人家张壁一帧,乃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科《题名录》一纸,即市卖之。物完好如故,且刻板精洁,比近日百倍。正榜仅五十名,副榜十名,同考十二房,并主司官爵、表字、乡贯,一一详载于尺幅。又监临提调三场题目皆全。解元於潜伍涵芬,第七名即查声山先生也。榜姓邱,百余年故纸,居然不毁,亦一奇也。梁中乾隆丁卯举人,是科有重预鹿鸣之周名天相者,因题其后云:“我年二十五,卯岁领乡荐。再上六十年,此榜实羔雁。忆余乡赋时,群集随诸彦。领袖鹤发翁,谓中《录》第四十二名。周翁天相,钱塘人。巍然灵光殿。风貌既甚古,章服亦不贱。私窃问姓名,爱莲分一瓣。少年曾筮仕,秩视诸侯半。归卧田里间,后生蔑由见。恭逢盛典举,重预嘉宾宴。今后卅年余,翁久随物变。即余同年生,八九已露电。乃于山人庐,忽睹纸半片。上镌千佛名,一佛曾识面。当年取士严,额解才大衍。主司及同考,一一载乡贯。字迹颇工整,首尾无漫漶。想见玲卖时,狼籍坊市遍。此纸逾百年,独再优昙现。贤哉方山子,拾得常自玩。藏弃比吟笺,装背作画卷。某也后进入,彰美在所先。率书五字诗,留下一重案。”余道:此与康熙年间,吴鳞潭祭酒在启圣祠掘得元人题名三碑:一蒙古,一色目,一汉人:皆有正副。余买得绍兴十八年朱子《题名碑》相仿。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