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二十二·相二

  裴光庭 安禄山 孙思邈 孙生 衡相 马禄师 李含章 尚衡 柳芳 陈昭 卢齐卿 梁十二 冯七 马生

  裴光庭  

  姚元崇,开元初为中书令。有善相者来见,元崇令密於朝堂。目(目原作自,据明抄本改)诸官后当为宰辅者,见裴光庭白之。时光庭为武官,姚公命至宅与语,复使相者于堂中垂帘重审焉。光庭既去,相者曰:定矣。姚公曰:宰相者,所以佐天成化,非其人莫可居之。向者与裴君言,非应务之士,词学又寡,宁有其禄乎?相者曰:公之所云者才也,仆之所述者命也。才与命固不同焉。姚默然不信。后裴公果为宰相数年,及在庙堂,亦称名相。(出《定命录》)

  安禄山  

  玄宗御勤政楼,下设百戏,坐安禄山于东间观看。肃宗谏曰:历观今古,无臣下与君上同坐阅戏者。玄宗曰:渠有异相,我欲禳之故耳。又尝与之夜晏,禄山醉卧,化为一猪而龙头。左右遽告,帝曰:渠猪龙,无能为也。终不杀之。禄山初为韩公张仁愿帐下走使之吏,仁愿常令禄山洗脚。仁愿脚下有黑子,禄山因洗而窃窥之。仁愿顾笑曰:黑子吾贵相也,汝独窃视之,岂汝亦有之乎?禄山曰:某贱人也,不幸两足皆有之。比将军者色黑而加大,竟不知其何祥也。仁愿观而异之,益亲厚之。约为义儿,而加宠荐焉。(出《定命录》)

  孙思邈  

  孙思邈年百余岁,善医术。谓高仲舒曰:君有贵相,当数政刺史。若为齐州刺史,邈有一儿作尉,事使君,虽合得杖,君当忆老人言,愿放之。后果如其言,已剥其衣讫,忽记忆,遂放。(出《定命录》)

  孙生  

  有孙生者不载其名,善相人。因至睦州,郡守令遍相僚吏。时房琯为司户,崔涣为万年尉,贬桐庐县丞。孙生曰:些二公位至台辅。然房,神气大宝,合在掌握中。崔后为杭州刺史,某虽不覩,然尚蒙其恩惠。既后房以赍册文,自蜀至灵武授肃宗。崔果为杭州,下车访生,则已亡殁旬日矣。因署其子为牙将,以采帛赠恤其家。(出《广德神异录》)

  衡相  

  开元中有相者不知姓名,自言衡山来,人谓之衡相。在京舍宣平里。时李林甫为太子谕德,往见之。入门,则郑少微、严杲、已在中庭。相者引坐,谓李公曰:自仆至此,见人众矣,未有如公贵者也。且国家以刑法为重,则公典司寇之职。朝廷以铨管为先,则公居冢宰之任。然又秉丹青之笔,当节制之选。加以列茅分土,穷荣极盛,主恩绸缪,又望浃洽。兼南省之官,秩增数四,握中枢之务,载盈二九,搢绅仰威,黎度赡惠,将古所未有也。顾严郑曰:预闻此者,非不幸也。公二人宜加礼奉,否则悔吝生矣。时严郑各负才名,李尤声誉未达。二公有轥轹之心,及闻相者言,以为其不然。唯唯而起,更不复问。李因辞去。后李公拜中书,郑时已为刑部侍郎。因述往事,谓郑曰:曩者宣平相人,咸以荒唐之说,乃微有中者。无何,郑出为歧州刺使,与所亲话其事。未期,又贬为万州司马。严自郎中,亦牧远郡。(出《定命录》)

  又  李林甫少孤,为元氏姨所育,住在伊川。时林甫年十岁,与诸儿戏于路旁。有老父叹而目焉,人问之。老父曰:富贵诚不自知。指李公曰:此童后当为中书令,凡二十年。所叹与凡小戏谁辨也。(出《定命录》)

  马禄师  

  武功马禄师善相,长安主簿肖璇与县尉李峤、李全昌同诣求决。马生云:三人俱贵达。大李少府,位极人臣,声名振耀,南省官无不虚任,三入中书。小李少府,亦有清资,得五品以上要官,位终卿监。肖主簿中年烟沉,晚达亦大富贵。从今后十年,家有大难,兄弟并流,唯公与一弟获全。又十年之后,方却得官。遇大李少府在朝堂日,当得引用。小李少府入省官时,为其断割。后璇离长安任,作秘书郎。则天既贵,皇后王氏破灭。肖璇是其外姻,举家流窜。兄弟六人,配向岭南。唯璇与弟瑗,配辽东。无何有处置流移使出,岭南者俱死,唯辽东者获全。兄弟二人,因亡命十余年。至神龙初,方蒙洗涤。其时李峤作相,於街中忽逢璇。使人问是肖秘书耶,因谓之曰:公岂忘武功马生之言乎。于是擢用。时小李少府作刑部员外,判还其家。肖公竟历中外清要,位至崇班,三品官十余政。(出《定命录》)

  李含章  

  崔圆微时,欲举进士。于魏县见市令李含章云:君合武出身,官更不停,直至宰相。开元二十三年,应将帅举科。又于河南府充乡贡进士。其日正于福唐观试,遇敕下,便于试场中唤将。拜执戟参谋河西军事。应制时,与越州剡县尉窦公衡同场并坐,亲见其事。后官更不停,不逾二十年,拜中书令赵国公,实食封五百户。又圆微当作司勋员外,释服往见会昌寺克慎师。师笑云:人皆自台入省,公乃自省入台。从此常合在枪槊中行,后当大贵。无何为刑部员外兼侍御使,充剑南节度留后。入剑门后,每行常有兵戈。未逾一年,便致勋业。崔初入蜀,常于亲知自说如此。(出《定命录》)

  尚衡  

  御史中丞尚衡童幼之时游戏,曾脱其碧衫,唯著紫衫。有善相者见之曰:此儿已后,当以脱碧著紫矣。后衡为濮阳丞,遇安禄山反,守节不受贼官。将军某乙使衡将绯衣鱼袋,差摄一官,衡不肯受曰:吾当脱碧着紫,此非吾衣。曾未旬月,有(有字上原有未字,据许本删)敕命改官赐紫。于是脱碧着紫。衡自又云:当做七十政。今历十余政,已为中丞大夫矣。(出《定命录》)

  柳芳  

  柳芳尝应进士举,累岁不及第。诣朝士宴,坐客八九人皆朱绂,亦有畿赤官。芳最居坐末,又衣服粗故,客咸轻焉。有善相者,众情属之。(之字原阙,据明抄本补)独谓芳曰:柳子合无兄弟姐妹,无庄田资产,孑然一身,羁旅辛苦甚多。后二年当及第,后禄位不歇。一座之客,寿命官禄,皆不如君。诸客都不之信。后二年果及第,历校书郎畿尉丞,游索于梁宋间。遇太常博士有阙,工部侍郎韦述知其才,通明谱第,又识古今仪注,遂举之于宰辅,恩敕除太常博士。时同座客,亡者已六七人矣。(出《定命录》)

  陈昭  

  仆射房琯、相国崔涣并曾贬任睦歙州官。时有婺州人陈昭见之云:后二公并为宰相,然崔公为一大使,来江南。及至德初,上皇入蜀,房崔二公,同时拜相。崔后为选补使,巡按江东。至苏杭间,崔公自说。(出《定命录》)

  卢齐卿  

  卢齐卿有知人之鉴。年六七岁时性慢率,诸叔父每令一奴人随后。至十五六好夜起,于后园空庭中坐。奴见火炬甚多,侍卫亦众,有人持伞盖盖之。以告叔父,叔父以为妖精怪媚。有巫者教以艾灸在手中心。袁天纲见之,大惊异曰:此人本合知三世事,缘灸掌损,遂遗灭却两世事,只知当世事。从此每有所论,无不中者。官至秘书监。张嘉贞之任宰相也,有人诉之。自虑左贬,命齐卿视焉。不为决定,因其入朝,乃书笏上作台字,令张见之。张以为不离台座,及敕出,贬台州刺史。张守珪,河北人,事县尉梁万顷。万顷令捉马,失衣襟,遂挞一顿。因此发愤从军,为幽州一果毅。齐卿常引对坐云:公后当富贵,秉节钺。守珪踧踖,不意如此。下阶拜。卢公未离幽州,而守珪为将军节度矣。梁万顷为河南县尉,初考满。守珪唤与相见,万顷甚惧,守珪都不恨之。谓曰:向者不因公责怒,某亦不发愤自达。乃遗其财物,使疗病。(出《定命录》)

  梁十二  

  有梁十二者名知人。至宋州,刺史司马诠作书,荐与苏州刺史李无言。云:梁十二今之管辂。李无言遣日暮引入宅,无言乃著黄衣衫,令一客著紫,替作无言,与相抵对。梁子谓客云:向闻公语声,未有官禄。又闻黄衣语,乃是三品。今章服不同,岂看未审。无言信之,乃以实对云:某昨有事,恐被宣尉使恶奏,君视如何?梁云:公即合改得上州刺史。后果改为睦州刺使,无言赠钱二百贯。梁子云:公至彼州,必得重厄。某为公作一法禳之,公当须嗔责某乙。云是妄语人,鞭背十下,仍不得令妻子知也。无言再三不可,梁子再三以请,无言闵默而从之。明早,李公当衙决梁子十下,小苍头走报其妻。无言入门,妻云:何以打梁子?无言恨云:忘却他不遣家内知。俄而梁子叩铃,请见无言曰:公何以遣妻子知,厄不免矣。公既强与某二百千文,有一事以报公德。公厄虽不免,然令公得二千贯,以充家资,取之必无事。无言在州,果取得二千贯钱而死。梁十二又谓丹徒主簿卢惟雅云:从此得通事舍人。如其言。后于京见之。云:至某年,财物庄宅合破散,公当与某五十千文,某教公一言即免。卢不之信,不与是钱。至某年,卢果因蒱博赌赛,庄宅等并尽。(出《定命录》)

  冯七  

  进士李汤赴选,欲求索。入京至汴州,有日者冯七谓之曰:今年得留,东南三千里外授一尉。李不信曰:某以四选得留,官不合恶。校书正字,虽一两资,亦望得之,奈何一尉。冯曰:君但记之,从此更作一县尉,即骑马不住矣。又问李君婚未,李云:未婚,有一姨母在家。冯曰:君从今便不复与相见矣。李到京,选得留。属禄山之乱,不愿作京官,欲与校正,不受。自索湖州乌程县尉。经一年,廉使奏为丹阳尉,遂充判官,因乘官马不住。离乱之后,道路隔绝,果与姨母不复相见。(出《定命录》)

  马生  

  天宝十四年,赵自勤合入考。有东阳县瞽者马生相谓云:足下必不动,纵去亦却来。于此禄尚未尽,后至三品,著紫。又云:自六品即登三品。自勤其年累不入考。至冬,有敕赐紫。乾元二年九月,马生又来。自勤初诳云:庞仓曹家唤。至则捏自勤头骨云:合是五品,与赵使君骨法相似。所言年寿并官政多少,与前时所说并同也。(出《定命录》)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