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卷一·礼乐一

  礼乐一

  由三代而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由三代而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 虚名。古者,宫室车舆以为居,衣裳冕弁以为服,尊爵俎豆以为器,金石丝竹以为 乐,以适郊庙,以临朝廷,以事神而治民。其岁时聚会以为朝觐、聘问,欢欣交接 以为射乡、食飨,合众兴事以为师田、学校,下至里闾田亩,吉凶哀乐,凡民之事, 莫不一出于礼。由之以教其民为孝慈、友悌、忠信、仁义者,常不出于居处、动作、 衣服、饮食之间。盖其朝夕从事者,无非乎此也。此所谓治出于一,而礼乐达天下, 使天下安习而行之,不知所以迁善远罪而成俗也。

  及三代已亡,遭秦变古,后之有天下者,自天子百官名号位序、国家制度、宫 车服器一切用秦,其间虽有欲治之主,思所改作,不能超然远复三代之上,而牵其 时俗,稍即以损益,大抵安于苟简而已。其朝夕从事,则以簿书、狱讼、兵食为急, 曰:“此为政也,所以治民。”至于三代礼乐,具其名物而藏于有司,时出而用之 郊庙、朝廷,曰:“此为礼也,所以教民。”此所谓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故 自汉以来,史官所记事物名数、降登揖让、拜俯伏兴之节,皆有司之事尔,所谓礼 之末节也。然用之郊庙、朝廷,自搢绅、大夫从事其间者,皆莫能晓习,而天下之 人至于老死未尝见也,况欲识礼乐之盛,晓然谕其意而被其教化以成俗乎?呜呼! 习其器而不知其意,忘其本而存其末,又不能备具,所谓朝觐、聘问、射乡、食飨、 师田、学校、冠婚、丧葬之礼在者几何?自梁以来,始以其当时所行傅于《周官》 五礼之名,各立一家之学。

  唐初,即用隋礼,至太宗时,中书令房玄龄、秘书监魏征,与礼官、学士等因 隋之礼,增以天子上陵、朝庙、养老、大射、讲武、读时令、纳皇后、皇太子入学、 太常行陵、合朔、陈兵太社等,为《吉礼》六十一篇,《宾礼》四篇,《军礼》二 十篇,《嘉礼》四十二篇,《凶礼》十一篇,是为《贞观礼》。高宗又诏太尉长孙 无忌、中书令杜正伦李义府、中书侍郎李友益、黄门侍郎刘祥道许圉师、太子宾客 许敬宗、太常卿韦琨等增之为一百三十卷,是为《显庆礼》。其文杂以式令,而义 府、敬宗方得幸,多希旨傅会。事既施行,议者皆以为非。上元三年,诏复用《贞 观礼》。由是终高宗世,《贞观》、《显庆》二礼兼行。而有司临事,远引古义, 与二礼参考增损之,无复定制。武氏、中宗继以乱败,无可言者,博士掌礼,备官 而已。

  玄宗开元十年,以国子司业韦縚为礼仪使,以掌五礼。十四年,通事舍人王嵒 上疏,请删去《礼记》旧文而益以今事,诏付集贤院议。学士张说以为《礼记》不 刊之书,去圣久远,不可改易,而唐《贞观》《显庆礼》,仪注前后不同,宜加折 衷,以为唐礼。乃诏集贤院学士右散骑常侍徐坚、左拾遗李锐及太常博士施敬本撰 述,历年未就而锐卒,萧嵩代锐为学士,奏起居舍人王仲丘撰定,为一百五十卷, 是为《大唐开元礼》。由是,唐之五礼之文始备,而后世用之,虽时小有损益,不 能过也。

  贞元中,太常礼院脩撰王泾考次历代郊庙沿革之制及其工歌祝号,而图其坛屋 陟降之序,为《郊祀录》十卷。元和十一年,秘书郎、脩撰韦公肃又录开元已后礼 文,损益为《礼阁新仪》三十卷。十三年,太常博士王彦威为《曲台新礼》三十卷, 又采元和以来王公士民昏祭丧葬之礼为《续曲台礼》三十卷。呜呼,考其文记,可 谓备矣,以之施于贞观、开元之间,亦可谓盛矣,而不能至三代之隆者,具其文而 意不在焉,此所谓“礼乐为虚名”也哉!

  五礼:

  一曰吉礼。

  大祀:天、地、宗庙、五帝及追尊之帝、后。中祀:社、稷、日、月、星、辰、 岳、镇、海、渎、帝社、先蚕、七祀、文宣、武成王及古帝王、赠太子。小祀:司 中、司命、司人、司禄、风伯、雨师、灵星、山林、川泽、司寒、马祖、先牧、马 社、马步,州县之社稷、释奠。而天子亲祠者二十有四。三岁一祫,五岁一禘,当 其岁则举。其余二十有二,一岁之间不能遍举,则有司摄事。其非常祀者,有时而 行之。而皇后、皇太子岁行事者各一,其余皆有司行事。

  凡岁之常祀二十有二:冬至、正月上辛,祈谷;孟夏,雩祀昊天上帝于圆丘; 季秋,大享于明堂;腊,蜡百神于南郊;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夕月于西郊; 夏至,祭地祇于方丘;孟冬,祭神州、地祇于北郊;仲春、仲秋上戊,祭于太社; 立春、立夏、季夏之土王、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孟春、孟夏、孟秋、孟冬、 腊,享于太庙;孟春吉亥,享先农,遂以耕籍。

  凡祭祀之节有六:一曰卜日,二曰斋戒,三曰陈设,四曰省牲器,五曰奠玉帛、 宗庙之晨裸,六曰进熟、馈食。

  一曰卜日。凡大祀、中祀无常日者卜,小祀则筮,皆于太庙。

  卜日,前祀四十有五日,卜于庙南门之外,布卜席闑西阈外。太常卿立门东, 太卜正占者立门西,卜正奠龟于席西首,灼龟之具在龟北,乃执龟立席东,北向。 太卜令进受龟,诣卿示高,卿受视已,令受龟,少退俟命。卿曰:“皇帝以某日祗 祀于某。”令曰:“诺。”遂还席,西向坐。命龟曰:“假尔太龟,有常。”兴, 授卜正龟。卜正负东扉坐,作龟,兴。令进,受龟,示卿。卿受,反之。令复位, 东向,占之,不释龟,进告于卿曰:“某日从。”乃以龟还卜正。凡卜日必举初旬; 不吉,即繇中及下,如初仪。若筮日,则卜正启韇出策,兼执之,受命还席,以韇 击策,述命曰:“假尔太筮,有常。”乃释韇坐策,执卦以示,如卜仪。小祀筮日, 则太卜令莅之,日吉乃用,遇废务皆勿避。

  二曰斋戒。其别有三:曰散斋,曰致斋,曰清斋。大祀,散斋四日,致斋三日; 中祀,散斋三日,致斋二日;小祀,散斋二日,致斋一日。

  大祀,前期七日,太尉誓百官于尚书省曰:“某日祀某神祇于某所,各扬其职。 不供其事,国有常刑。”于是乃斋。皇帝散斋于别殿;致斋,其二日于太极殿,一 日于行宫。前致斋一日,尚舍奉御设御幄于太极殿西序及室内,皆东向。尚舍直长 张帷于前楹下。致斋之日,质明,诸卫勒所部屯门列仗。昼漏上水一刻,侍中版奏 “请中严”。诸卫之属各督其队入陈于殿庭,通事舍人引文武五品已上袴褶陪位, 诸侍卫之官服其器服,诸侍臣斋者结佩,诣阁奉迎。二刻,侍中版奏“外办”。三 刻,皇帝服衮冕,结佩,乘舆出自西房,曲直华盖,警跸侍卫,即御座,东向,侍 臣夹侍。一刻顷,侍中前跪奏称:“侍中臣某言,请就斋室。”皇帝降座入室,文 武侍臣还本司,陪位者以次出。凡豫祀之官,散斋理事如旧,唯不吊丧问疾,不作 乐,不判署刑杀文书,不行刑罚,不预秽恶。致斋,唯行祀事,其祀官已斋而阙者 摄。其余清斋一日。

  三曰陈设。其别有五:有待事之次,有即事之位,有门外之位,有牲器之位, 有席神之位。

  前祀三日,尚舍直长施大次于外壝东门之内道北,南向。卫尉设文武侍臣之次 于其前,左右相向。设祀官次于东壝之外道南,从祀文官九品于其东,东方、南方 朝集使又于其东,蕃客又于其东,重行异位,北向西上。介公、酅公于西壝之外道 南,武官九品于其西,西方、北方朝集使又于其西,蕃客又于其西,东上。其褒圣 侯若在朝,位于文官三品下。设陈馔幔于内壝东西门之外道北,南向;北门之外道 东,西向。

  明日,奉礼郎设御位于坛之东南,西向;望燎位当柴坛之北,南向;祀官公卿 位于内壝东门之内道南,分献之官于公卿之南,执事者又于其后,异位重行,西向 北上。御史位于坛下,一在东南,西向,一在西南,东向。奉礼郎位于乐县东北, 赞者在南,差退,皆西向。又设奉礼郎、赞者位于燎坛东北,西向。皆北上。协律 郎位于坛上南陛之西,东向。大乐令位于北县之间,当坛北向。从祀文官九品位于 执事之南,东方、南方朝集使又于其南,蕃客又于其南,西向北上。介公、酅公位 于中壝西门之内道南,武官九品又于其南,西方、北方朝集使又于其南,蕃客又于 其南,东向北上。所以即而行事也。

  又设祀官及从祀群官位于东西壝门之外,如设次,所以省牲及祀之日将入而序 立也。

  设牲榜于东壝之外,当门西向。苍牲一居前,又苍牲一、又青牲一在北,少退 南上。次赤牲一、次黄牲一、白牲一、玄牲一、又赤牲一、白牲一在南,少退北上。 廪牺令位于牲西南,祝史陪其后,皆北向。诸太祝位于牲东,各当牲后,祝史陪其 后,西向。太常卿位于牲前少北,卿史位于其西,皆南向。

  又设酒尊之位。上帝,太尊、著尊、牺尊、山罍各二,在坛上东南隅,北向; 象尊、壶尊、山罍各二,在坛下南陛之东,北向,俱西上。配帝,著尊、牺尊、象 尊、山罍各二,在坛上,于上帝酒尊之东,北向西上。五帝、日、月各太尊二,在 第一等。内官每陛间各象尊二,在第二等。中官每陛间各壶尊二,在第三等。外官 每道间各概尊二,于下坛下。众星每道间各散尊二,于内壝之外。凡尊,设于神座 之左而右向。尊皆加勺冪,五帝、日、月以上,皆有坫,以置爵也。设御洗于午陛 东南,亚献、终献同洗于卯陛之南,皆北向。罍水在洗东,篚在洗西,南肆。篚, 实以巾爵也。分献,罍、洗、篚、冪各于其方陛道之左,内向。执尊、罍、篚、冪 者,各立于其后。玉币之篚于坛上下尊坫之所。

  前祀一日,晡后,太史令、郊社令各常服,帅其属升,设昊天上帝神座于坛上 北方,南向。席以稿秸。高祖神尧皇帝神座于东方,西向,席以莞。五方帝、日、 月于坛第一等,青帝于东陛之北,赤帝于南陛之东,黄帝于南陛之西,白帝于西陛 之南,黑帝于北陛之西,大明于东陛之南。夜明于西陛之北,席皆以稿秸。五星、 十二辰、河汉及内官五十有五于第二等十有二陛之间,各依其方,席皆内向。其内 官有北辰座于东陛之北,曜魄宝于北陛之西,北斗于南陛之东,天一、太一皆在北 斗之东,五帝内座于曜魄宝之东,皆差在前。二十八宿及中官一百五十有九于第三 等,其二十八宿及帝座、七公、日星、帝席、大角、摄提、太微、太子、明堂、轩 辕、三台、五车、诸王,月星、织女、建星、天纪等一十有七皆差在前。外官一百 有五于内壝之内,众星三百六十于内壝之外,各依方次十有二道之间,席皆以莞。

  若在宗庙,则前享三日,尚舍直长施大次于庙东门之外道北,南向。守宫设文 武侍臣次于其后,文左武右,俱南向。设诸享官、九庙子孙于斋坊内道东近南,西 向北上。文官九品又于其南,东方、南方蕃客又于其南,西向北上。介公、巂阝公 于庙西门之外,近南。武官九品于其南,西方、北方蕃客又于其南,东向北上。

  前享一日,奉礼郎设御位于庙东南,西向。设享官公卿位于东门之内道南,执 事者位于其后,西向北上。卿史位于庙堂之下,一在东南,西向;一在西南,东向。 令史各陪其后。奉礼郎位于乐县东北,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协律郎位于 庙堂上前楹之间,近西,东向。太乐令位于北县之间,北向。设从享之官位,九庙 子孙于享官公卿之南,昭、穆异位。文官九品以上,又于其南,东方、南方蕃客又 于其南,西向北上。介公、酅公位于西门之内道南,武官九品于其南,少西,西方、 北方蕃客又于其南,东向北上。设牲榜于东门之外,如郊之位。设尊彝之位于庙堂 之上下,每座斝彝一,黄彝一,牺尊、象尊、著尊、山罍各二,在堂上,皆于神座 之左。献祖、太祖、高祖、高宗尊彝在前楹间,北向;懿祖、代祖、太宗、中宗、 睿宗尊彝在户外,南向。各有坫焉。其壶尊二、太尊二、山罍四,皆在堂下阶间, 北向西上;簋、钘、笾、豆在堂上,俱东侧阶之北。每座四簋居前,四簠次之,六 登次之,六钘次之,笾、豆为后,皆以南为上,屈陈而下。御洗在东阶东南,亚献 又于东南,俱北向;罍水在洗东,篚在洗西,南肆。

  享日,未明五刻,太庙令服其服,布昭、穆之座于户外,自西序以东:献祖、 太祖、高祖、高宗皆北厢南向,懿祖、代祖、太宗、中宗、睿宗南厢北向。每座黼 扆,莞席纷纯,藻席画纯,次席黼纯,左右几。

  四曰省牲器。省牲之日,午后十刻,去坛二百步所,禁行人。晡后二刻,郊社 令、丞帅府史三人及斋郎,以尊、坫、罍、洗、篚、冪入设于位。三刻,谒者、赞 引各引祀官、公卿及牲皆就位。谒者引司空,赞引引御史,入诣坛东陛,升,行扫 除于上,降,行乐县于下。初,司空将升,谒者引太常卿,赞引引御史,入诣坛东 陛。升,视涤濯,降,就省牲位,南向立。廪牺令少前,曰:“请省牲。”太常卿 省牲。廪牺令北面举手曰:“腯。”诸太祝各循牲一匝,西向举手曰:“充。”诸 太祝与廪牺令以次牵牲诣厨,授太官。谒者引光禄卿诣厨,省鼎镬,申视濯溉。祀 官御史省馔具,乃还斋所。祀日,未明十五刻,太官令帅宰人以鸾刀割牲,祝史以 豆取毛血,各置于馔所,遂烹牲。其于庙亦如之。

  五曰奠玉帛。祀日,未明三刻,郊社令、良愬令各帅其属入实尊、罍,太祝以 玉币置于篚,太官令帅进馔者实诸笾、豆、簋、簠于馔幔。未明二刻,奉礼郎帅赞 者先入就位。赞者引御史、博士、诸太祝及令史、祝史与执事者,入自东门坛南, 北向西上。奉礼郎曰:“再拜。”赞者承传,御史以下皆再拜。执尊、罍、篚、冪 者各就位。赞者引御史、诸太祝升坛东陛。御史一人,太祝二人,行扫除于上,及 第一等;御史一人,太祝七人,行扫除于下。未明一刻,谒者、赞引各引群臣就门 外位。太乐令帅工人、二舞以次入,文舞陈于县内,武舞立于县南。谒者引司空入, 奉礼郎曰:“再拜。”司空再拜,升自东陛,行扫除于上,降,行乐县于下。谒者、 赞引各引群臣入就位。初,未明三刻,诸卫列大驾仗卫。侍中版奏“请中严”。乘 黄令进玉辂于行宫南门外,南向。未明一刻,侍中版奏“外办”。皇帝服衮冕,乘 舆以出。皇帝升辂,如初。黄门侍郎奏“请进发”。至大次门外,南向。侍中请降 辂。皇帝降辂,乘舆之大次。半刻顷,太常博士引太常卿位于大次外,当门北向。 侍中版奏“外办”。质明,皇帝服大裘而冕,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皇帝至中壝 门外。殿中监进大珪,尚衣奉御又以镇珪授殿中监以进。皇帝搢大珪、执镇珪,礼 部尚书与近侍者从。皇帝至版位,西向立。太常卿前奏:“请再拜。”皇帝再拜。 奉礼郎曰:“众官再拜。”在位者皆再拜。太常卿前曰:“有司谨具,请行事。” 协律郎跪,俯伏,举麾,乐舞六成。偃麾,戛敔,乐止。太常卿前奏:“请再拜。” 皇帝再拜。奉礼郎曰:“众官再拜”在位者皆再拜。诸太祝跪取玉币于篚,各立于 尊所。皇帝升坛自南陛,北向立。太祝以玉币授侍中,东向以进。皇帝搢镇珪受之, 跪奠于昊天上帝,俯伏,兴,少退,再拜,立于西方,东向。太祝以币授侍中以进, 皇帝受币,跪奠于高祖神尧皇帝,俯伏,兴,拜,降自南陛,复于位。皇帝将奠配 帝之币,谒者七人,分引献官奉玉币俱进,跪奠于诸神之位;祝史、斋郎助奠。初, 众官再拜,祝史各奉毛血之豆入,各由其陛升,诸太祝迎取于坛上奠之,退立于尊 所。

  若宗庙,曰晨裸。享日,未明四刻,太庙令、良愬令各帅其属入实尊、罍,太 官令帅进馔者实诸笾、豆、簋、簠。未明三刻,奉礼郎帅赞者先入就位。赞者引御 史、博士、宫闱令、太祝及令史、祝史与执事者,入自东门,当阶间,北向西上。 奉礼郎曰:“再拜。”御史以下皆再拜。执尊、罍、篚、冪者各就位。赞者引御史、 诸太祝升自东阶,行扫除于堂上,令史、祝史行扫除于下。太庙令帅其属陈瑞物太 阶之西,上瑞为前列,次瑞次之,下瑞为后,又陈伐国宝器亦如之,皆北向西上, 藉以席。未明二刻,陈腰舆于东阶之东,每室各二,皆西向北上。赞者引太庙令、 太祝,宫闱令帅内外执事者,以腰舆升自东阶,入献祖室,开臽室。太祝、宫闱 令奉神主各置于舆,出,置于座,次出懿祖以下神主如献祖。銮驾将至,谒者、赞 者各引享官,通事舍人分引从享群官、九庙子孙、诸方客使,皆就门外位。銮驾至 大次门外,回辂南向。将军降,立于辂右。侍中请降辂,皇帝降辂,乘舆之大次。 通事舍人引文武五品以上从享之官皆就门外位。大乐令帅工人、二舞入。谒者引司 空入,就位。奉礼郎曰:“再拜。”司空再拜,升自东阶,行扫除于堂上,降,行 乐县于下。初,司空行乐县,谒者、赞引各引享官,通事舍人分引九庙子孙、从享 群官、诸方客使入,就位。皇帝停大次半刻顷,侍中版奏“外办”。皇帝出。太常 卿引皇帝至庙门外,殿中监进镇珪,皇帝执镇圭。近侍者从入,皇帝至版位,西向 立。太常卿前曰:“再拜。”皇帝再拜。奉礼郎曰:“众官再拜。在位者皆再拜。, 太常卿前曰:“有司谨具,请行事。”协律郎举麾,鼓柷,乐舞九成。偃麾,戛敔, 乐止。太常卿曰:“再拜。”皇帝再拜。奉礼郎曰:“众官再拜。”在位者皆再拜。 皇帝诣罍洗,侍中跪取匜,兴,沃水;又跪取盘,兴,承水。皇帝搢珪。盥手。黄 门侍郎跪,取巾于篚,兴,以帨受巾,跪奠于篚。又取瓚于篚,兴,以进,皇帝受 瓚。侍中酌水奉盘,皇帝洗瓚,黄门侍郎授巾如初。黄帝拭瓚,升自阼阶,就献祖 尊彝所。执尊者举冪,侍中赞酌郁酒,进献祖神座前,北向跪,以鬯祼地奠之,俯 伏,兴,少退,北向再拜。又就懿祖尊彝所,执尊者举冪,侍中取瓚于坫以进,皇 帝受瓚,侍中赞酌郁酒,进懿祖神座前,南向跪,以鬯祼地奠之。次祼太祖以下, 皆如懿祖。皇帝降自阼阶,复于版位。初,群官已再拜,祝史各奉毛、血及肝、膋 之豆立于东门外,斋郎奉炉炭、萧、稷、黍各立于其后,以次入自正门,升自太阶。 诸太祝各迎取毛、血、肝、膋于阶上,进奠于神座前。祝史退立于尊所,斋郎奉炉 炭置于神座之左,其萧、稷、黍各置于其下,降,自阼阶以出。诸太祝取肝、膋燔 于炉,还尊所。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推荐古籍
论语 三字经 三国演义 大学章句集注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志 史记 三侠五义 三十六计 三命通会 三略 三遂平妖传 世说新语 东京梦华录 东周列国志 东游记 东观奏记 中庸 中论 中说 九州春秋 九章算术 书目答问 乾坤大略 了凡四训 二刻拍案惊奇 云笈七签 五代史阙文 五代新说 五灯会元 亢仓子 人物志 仪礼 传习录 伤寒论 伯牙琴 何典 何博士备论 佛国记 便宜十六策 僧伽吒经 僧宝传 儒林外史 儿女英雄传 元史 公孙龙子 公羊传 六祖坛经 六韬 兵法二十四篇 农桑辑要 冰鉴 列女传 列子 刘公案 刘子 初刻拍案惊奇 前汉演义 剪灯新话 北史 北史演义 北游记 北溪字义 北齐书 匡谬正俗 医学源流论 十七史百将传 十二楼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千字文 千金方 华严经 华阳国志 南北史演义 南史 南史演义 南游记 南越笔记 南齐书 博物志 历代兵制 反经 古今谭概 古画品录 史通 司马法 后汉书 后汉演义 后西游记 吕氏春秋 吴子 吴船录 吴越春秋 周书 周易 周礼 呻吟语 唐传奇 唐才子传 唐摭言 商君书 商君书 喻世明言 四十二章经 四圣心源 园冶 困学纪闻 围炉夜话 国语 圆觉经 地藏经 增广贤文 墨子 声律启蒙 夜航船 大唐创业起居注 大唐新语 大唐西域记 大戴礼记 天工开物 天玉经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太玄经 太白阴经 夷坚志 奇经八脉考 奉天录 女仙外史 子夏易传 孔子家语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孝经 孟子 孽海花 宋书 宋史 官场现形记 宣室志 容斋随笔 封神演义 将苑 尉缭子 小五义 小八义 小窗幽记 尔雅
版权所有©一直查   网站地图 闽ICP备20012346号-1